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封面图

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

涂传飞, 著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5.0

书籍简介:

通过涂村舞龙这个“地方性知识”的描写,对我国农村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了剖析,结合古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旧秧歌到新秧歌以及传统龙舟的变迁事例,归纳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和变迁路径,提出了当前重构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对策。

作者介绍:

涂传飞,男,汉族,1976年1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县,博士,讲师,现就职于江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1999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2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余万予教授,从事民俗体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2006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与体育社会学教研室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熊晓正教授,从事民俗体育文化、体育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于2009年6月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近5年来,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和在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l0余项。在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参加亚洲体育人类学大会、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等学术会议。

书籍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理论背景与方法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架构2 涂村舞龙变迁的个案考察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 田野工作地点概述 2.3 涂村舞龙的历史变迁3 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的人类学阐述 3.1 作为社会再生产机制的民俗体育——涂村舞龙活动的民族志报告 3.2 对已有认识的检验4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4.1 社会自然环境变迁是导致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理论背景与方法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架构2 涂村舞龙变迁的个案考察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 田野工作地点概述 2.3 涂村舞龙的历史变迁3 对民俗体育历史作用的人类学阐述 3.1 作为社会再生产机制的民俗体育——涂村舞龙活动的民族志报告 3.2 对已有认识的检验4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4.1 社会自然环境变迁是导致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 4.2 社会变迁与民俗体育文化变迁并不是完全同步或同向的 4.3 文化主体需求的变迁是民俗体育文化变迁根本动因 4.4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方式是“解构——重构” 4.5 “解构——重构”有三个向度5 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路径 5.1 改变形式,保留内容和功能 5.2 改变内容,保留形式和功能 5.3 保留形式,改变内容和功能 5.4 保留形式,移除内容和功能 5.5 简短的总结6 对民俗体育文化意义的解释——阐释人类学对我国民俗育文化研究的启示 6.1 阐释人类学概述 6.2 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的启示7 对行动的所有研究与观察都应该是总体的——来自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的启示 7.1 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概述 7.2 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启示8 对今后重构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 8.1 对已有民俗体育认识的检视 8.2 对民俗体育发展实践的思考 8.3 对今后发展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致谢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通过对涂村舞龙这个“地方性知识”的深度描写,在形而下的操作层面上从认识论基础人手,借鉴相关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我国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作用与变迁进行了较完整的剖析。以此个案为基础,结合古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旧秧歌到新秧歌以及传统龙舟到竞技龙舟的变迁事例,在形而上的理论构筑上归纳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和变迁路径。本书通过对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理论及莫斯的礼物交换理论的系统梳理,对我国已有的民俗体育认识和研究方法论等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厘清。最后,本书提出当前重构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对策。主要观点有:  1.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未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地开展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所有民众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大部分都交叉,但并不等同。  2.从所调查个案来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历史变迁可大致划分为传统期(1953年以前)、衰落期(1953~1966年)、退却期(1966~1978年)、重回期(1979~1997年)、再衰落期(2000年左右至今)。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主体需求与民俗体育文化所承载的意义之间关系是否协调。  3.从所调查的个案来看,民俗体育文化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再生产机制,主要体现在:它是一种社会经济再生产机制、一种社会教育再生产机制、一种社会心理再生产机制、一种文化身份再生产机制、一种社会空间再生产机制、一种社会关系再生产机制、一种社会等级再生产机制,最终成为一种社会秩序再生产机制,由此当地社会得以建构和发展。  4.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是一个“民俗体育文化体——解构——移除或保留引人部分形式、内容和功能——重构——‘改变形式,保留内容和功能’或‘改变内容,保留形式和功能或’‘保留形式,改变内容和功能’或‘保留形式,移除内容和功能”’的动态过程。  5.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路径有“改变形式,保留内容和功能”“改变内容,保留形式和功能”“保留形式,改变内容和功能”“保留形式,移除内容和功能”等几种。  6.当前重构农村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更新观念;处理好农民、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区别对待,选择不同发展路径;转换民俗体育文化的功能;突出自身的特色,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以符合民众的需求和促进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为重构目标。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4406301
如需购买下载《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于201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85 的主题关于 农村-民族形式体育-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