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9.8
本书以驳论为主,针对20世纪初在中国泛起的全面西化浪潮,比较全面地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汉字、京剧、书法、中医等各个方面。《问鲁迅 汉字何罪》是其中的一篇文章。
序一
序二
序三
问鲁迅,汉字何罪
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
不必为尊者讳之一
不必为尊者讳之二
从《黄帝内经》谈起
鲁迅何以能称“国学大师”
鲁迅的胸襟
不懂京剧的胡适与不看中医的梁启超
这种现象当今中国有否
说说梁宗岱
不该有的偏见
由读《智民之师张元济》而想到的
为了万古长存的中华
替朱熹翻案
读《先秦诸子的(愚民)观》一文后有感
老子与华盛顿、孙中山
请记住这位中国杰出的战略预言家陈孝威
重要的是角度
关于“儿童读经”及其他
儒文化与现代化及其他
致舒芜先生的一封公开信
何谓“中国人”
读《冷血方孝孺》一文后与齐庆民先生商榷
明代外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医
救救中医
写在《大成拳筑基功》出版之后
“诚信”兮,归来
话说“国学养生”
书画相伴,怡然一生
简约淡泊,可以养生
此曲何必天上有
“艮卦”中的古传桩法
讲仁讲义亦讲气
实践墨子的兼爱与修身
养功养道见天真
“治已病”与“不病学”
禅不在坐,戒贪嗔痴
人是周围环境的产物
“笑”能健身又治病
求人不如求己
精气神与信息能量物质
谈“意”说“气”
年寿与养生一
从李娜“回家”说到弘一法师
章乃器的养生之道
孟子的“心之官则思”错了吗
性命双修与高僧大德
解析“如婴儿之未孩”
何必“削足适履”
由京剧流派的形成而想到的
清食养气
亦论弘扬东方文化
为孔子甄别几桩冤情
前言
汉字是否有罪,在今天大概已不成其为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东方人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汉字的事实作出了回答,汉字中心也早就回到了中国。在国外选修汉语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证明汉字甚至繁体字的汉字已不成其为障碍,不管多复杂的汉字,也就是敲一下键盘就行。相反,简体汉字的负面作用却日益明显。有人认为汉语将成为世界第二共同语种。
汉字如是拼音文字,偌大一个中国,试问将有多少种文字?又将分裂成多少个国家?又有几个人能读懂《论语》和《道德经》,更不用说《易经》了。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中提出要“回溯源头,传承命脉,互相学习,开拓创新”。如何“回溯”,如何“传承”呢?如果中国文字是拼音字母,可能就要翻译成各种各样的方言拼音文字,这又何等艰难啊!
中国是一个土广民众的泱泱大国,中华文化是唯一绵延不断,延续至今,而仍有巨大生命力的古文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正如冯友兰先生在西南联大纪念碑文中所说:“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而其他国家,或“有古而无今”,或“虽新而不古”。中国的疆域大体相当于欧洲,而人口却是欧洲的好几倍。中国自秦汉以来即已统一,而欧洲早在罗马时代就想统一,但迄今仍遥遥无期。其中原因很多,但汉字以及秦始皇的“书同文”,实有大功焉。
在近代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西文化大论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五四”运动的先驱人物打出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冲决封建伦理纲常的罗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白话文运动由此迅速展开,并成为官方认可的文字,使文化决定性地下移到广大人民群众手里,极大地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功不可没。
但“五四”时期中西文化论战并非纯学术性的讨论,它是与救亡运动紧紧相连的,来去匆匆,紧锣密鼓。当时守旧势力打出封建亡灵的旗号阻碍思想解放。因此,“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用词激烈,笔锋常带感情,说了一些过头话,甚至有些地方思想偏激,往往矫枉过正,说好一切都好,说坏一切都坏,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过于简单化的思维泥淖,把“脏水连同小孩子一起倒掉”。鲁迅是斗士,但不仅是鲁‘迅,在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胡适、钱玄同等人的身上,同样可以看到存在不同程度的类似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一种时代的烙印和局限。20世纪30年代陈序经提出的“全盘西化”和王明的“全盘苏化”,都是其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今天我们在继承“五四”精神的同时,还应该超越“五四”,应该给这场论战以历史的理解和实事求是的理性分析。
“五四”时期中西文化的大论战,是在中西文化大规模正面碰撞和交融的时代大背景下发生的,上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下可以一直延伸到现在,而且还将贯串中国现代化的全过程。这也是中华文化凤凰涅粲、浴火重生,从而走向复兴的过程。李约瑟曾认为在当前所面临的许多统一任务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融合了。他的看法,今后将愈显其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人类的未来。
这场论争的主题是,如何看待中华文化,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国往何处去,中华文化往何处去,甚至牵涉到世界往何处去,人类文化往何处去的大问题。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忙忙碌碌,但夜深人静又感到空虚、失落、不安,甚至恐惧。因此,有人说现在需要召魂,召回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们还需要安身立命。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全国已有上千万的少年儿童开始读经,许多年青人在自发地研习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还高兴地看到像张东宝先生这样的民间学者,对中华文化如此充满着热情和信心。由此,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自我调节、自我复壮的功能。
中华文化绝不是几次运动、几次冲击所能割裂得了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季羡林先生对中西文化曾说过:“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这并不是一种宿命论的推测,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主导文化,当科学技术尚未威胁到人类自身的时候,在西方的近代科学革命、产业革命后,西方文化在一个时期曾占主导地位。但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逆转。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是和平与发展,人类不仅需要生存下去,而且还需要可持续发展。只有符合这种和平与发展需要的文化,才是当今的先进文化。
科学的发展,已从高度分析走向高度综合,从精确走向模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有机性和互补原理等方面已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西医把人看做机器的理论基础已日益受到挑战。中医、中药的兴起及其现代化,很可能在本世纪会引发一场医学革命。
因此,中华文化经过西方文化冲击的洗礼,经过综合创新,与时俱进,必将复兴,因为它符合时代的需要。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及此。英国大学者汤因比说:“中国文化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就是可悲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典阿尔文教授在1988年也说过:“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以前,从孔子的思想中汲取智慧。”
张岱年先生通过对中西文化长期的潜心研究,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19世纪是中华民族饱受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世纪,21世纪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次是在先秦,一次是在近代,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预见,第三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能已为时不远。不久前,我曾就这个问题当面请教过张岱年先生,他表示完全同意这个看法,而且认为不经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华文化不可能复兴。但中华文化必然要复兴,所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也注定要出现。
张东宝先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不少深刻的见解,对中华文化充满信心。欣为之序。
温家宝总理去年在哈佛大学讲演中引用张横渠四句话作为结束语,含义深长。在此,愿再引以共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羊涤生
2004年3月于北京清华园
注:作序者为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
1936年,鲁迅对上海《救亡情报》的记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国大多数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人民决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受到的压榨,整个民族的危机。汉字是否有罪,在今天大概已不成其为问题,因为越来越多的西方人、东方人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汉字的事实作出了回答,汉字中心也早就回到了中国。 本书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优秀文化,能不能毁,该不该灭?二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究竟要不要继承,需不需要发扬光大?三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建设中,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不可低估的作用? 本书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优秀文化,能不能毁,该不该灭?二是优秀的传统文化究竟要不要继承,需不需要发扬光大?三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建设中,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不可低估的作用? 此外,本书还将传统文化在环境保护、健康养生方面的作用做了必要的讲解,具有益智、益心、益体的积极意义,值得一读。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问鲁迅 汉字何罪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06034434 《问鲁迅 汉字何罪》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资源下载链接,请点击下方按钮查看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
问鲁迅 汉字何罪是中山大学出版社于2009.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杂文-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