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封面图

《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

潘正文,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55.0

书籍简介:

本书通过对《小说月报》(1910~1931)的总体概况、历任编辑、办刊风格的变迁、栏目设置的演变等具体情况的介绍,考察了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总体概况,分析了翻译文学的翻译取向所体现的文学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翻译文体的现代转型,探讨了前期和后期《小说月报》的理论与批评观念、理论形态、理论语体和批评文体的演变,论述了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创作题材、主题、价值观、伦理观、叙事模式的现代进程。借此探讨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全过程,重点放在价值观念、文学观念、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主题、叙事方式的变革上面。在书稿的体系构架上,有较大的创新,主要以中国文学的道统、法统、体统、系统四大方面的转型作为观照视野,来对《小说月报》所反映的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进行整体考察。

书籍目录:

绪言第一章 前后期《小说月报》的发展概况及其所体现的中国文学的 新旧过渡和演变 第一节 《小说月报》的创刊背景及其办刊定位 第二节 前期《小说月报》的编辑及办刊特色 ——“旧”中的新 第三节 沈雁冰改革《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郑振铎、叶圣陶编辑时期的《小说月报》 ——世界文学视野与中国文学现代性最后之完成第二章 《小说月报》与中国翻译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前、后期《小说月报》的翻译取向与文学观的演化 第二节 前、后期《小说月报》的翻译文学与价值观的演变 第三节 前、后期《小说月报》的翻译文体的现代演进第三章 《小说月报》与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从“以中为法”的传统理论到“以西为法”的现代理论 第二节 从小说评点到现代作家论、作品论 第三节 从“伴生总结型”理论到“先导现代性”理论建构第四章 《小说月报》的创作走向及其现代演变 第一节 《小说月报》小说创作题材与主题的现代演进 第二节 《小说月报》小说中的价值观念与伦理观念的现代演进 第三节 《小说月报》小说创作中叙述模式的现代演进 第四节 《小说月报》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的现代演进第五章 从“科学”到“人学” ——《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现代性核心观的演进 第一节 作为现代性中心的“科学”观与科学小说 ——《小说月报》科学小说翻译和创作中的“科学” 第二节 “科学小说”所体现的“科学”观的“异化” 第三节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性理论在《小说月报》中的展现 ——以后期《小说月报》翻译中的泰戈尔“热”为中心 第四节 后期《小说月报》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性”伦理演变结语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后记

内容摘要:

《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由潘正文所著,本书通过对《小说月报》(1910-1931)的总体概况、历任编辑、办刊风格的变迁、栏目设置的演变等具体情况的介绍,考察了中国文学由近代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总体概况,分析了翻译文学的翻译取向所体现的文学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和翻译文体的现代转型。《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由潘正文所著,《小说月报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以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影响最大的文学杂志《小说月报》(1910一1931)为研究样本,一改此前学界将前、后期《小说月报》分立于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通俗文学、纯文学等不同学科和体系来进行研究的做法,而将《小说月报》视为中国文学现代转型过程中断裂与连续相互缠绕的一个整体,借以探讨中国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演变链条和过程,揭示民元至五四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文学在价值观、文学观、文学题材、文学主题、文体类型、文学语言、叙事方式由“中西杂糅”到“以西为法”的复杂变革规律。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10125879
如需购买下载《《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小说月报》(1910~1931)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进程是人民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6 ,G219.295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文学研究 ,报刊-新闻事业史-中国-1910~1931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