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9.0
经济增长黄金律是作者在经济增长方向主要的理论贡献。黄金律的内容是,欲使每个工人的消费达到最大,则对每个工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这方面12篇代表文章,扩展了这一概念。
丛书序一(厉以宁)丛书序二(何帆)译者序前言引言第一部分Golden Rules of Economic Growth一般化与运用第1章 黄金法则路径的涵义和存在性两个模型中的黄金法则路径 技术进步是劳动扩张型的必要性 注释 第2章 与要素扩张型技术进步相关的公理注释 第3章 准黄金法则路径与一般化的黄金法则路径:对高位增长路径的一个研究准黄金法则路径 一般化的黄金法则路径 注释 第4章 动态效率黄金法则与准黄金法则路径的运用 一般化的黄金法则路径的运用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5章 拉姆齐问题与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固定人口规模与技术下的拉姆齐问题 以指数增长的人口与平稳的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与指数型人口增长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二部分Golden Rules of Economic Growth其他模型中的黄金法则路径第6章 吸收能力与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吸收困难 吸收能力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7章 一般性总量“古典”模型中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事后事前具有同等替代可能性 非事后替代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8章 引致发明与黄金法则模型 黄金法则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三部分Golden Rules of Economic Growth黄金法则的扩展第9章 技术进步模型与研究活动的黄金法则技术进步模型 黄金时代与黄金法则 非同质的劳动力 研究部门的资本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0章 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扩散与教育的黄金法则假说 模型 教育的黄金法则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1章 以个人所得税实现目标增长的可行性与私人节俭的社会价值模型 多马的结论 赤字对税率的影响 总结性评论 注释 第12章 生育的黄金法则出生率与人均黄金法则消费的权衡 生育的黄金法则 总结性评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n 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文库,厉以宁、何帆专文推荐! 站在巨人的肩头,眺望21世纪经济学的雄伟殿堂,经济学领域必备必读之书!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经济增长黄金律》反映了19世纪50~60年代美国经济学界对增长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当时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市场与计划体制在绩效上的优劣对比还没有取得共识,而当时的研究普遍认为储蓄率的高低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政府可以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手段,甚至编制经济计划来影响和决定国民储蓄率,从而最大化国民的福利。在这个背景下,菲尔普斯教授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应该储蓄(投资)多少才能实现最大化的消费? 他假设了一个仅有单个当事人的鲁滨逊经济,而鸡蛋是唯一的消费品。如果经济体仅仅存在一期(鲁滨逊很快就能获救离开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就是一个简单的静态问题,而答案显然就是吃光所有的鸡蛋。但是,如果经济体会存在多期(鲁滨逊无法在短期内离开孤岛),他面对的就是一个动态问题:该储蓄多少鸡蛋来孵小鸡?如果储蓄太少,就会损害未来的生产能力,从而降低了未来的消费;如果储蓄太多,就怕饿得撑不到看见鸡生蛋的那天。所以,一定存在某个能使平均消费最高的储蓄方案。菲尔普斯把这样的方案称为增长的黄金法则,只要遵循这个法则,鲁滨逊的平均鸡蛋消费量就是最高的。【作者简介】 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S. Phelps, 1933 -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菲尔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经济增长理论,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增长黄金律”,从而正式确立了经济增长理论,因此他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1933年夏天他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谷底,他父母都失去了工作。当时也正是凯恩斯主义形成的时期,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含义:通过政府干预来拯救经济萧条也成为最流行的做法。 1951年菲尔普斯进入安默斯特学院读大学。在大学第一年里他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了文学。每天读希腊史诗、古代的戏剧等,他迷恋上了柏拉图、休谟等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大学二年级在学经济出身的父亲和学家政管理出身的母亲的影响下他才选修了一门经济学课程,很快,菲尔普斯在经济学上的悟性就体现出来。作为刚刚开始入门的初学者,他敏锐地感受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二者之间的鸿沟,并对二者如何相互沟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这种兴趣引导他把微观经济学引入了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并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的领军人物。 1968年,菲尔普斯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理论,因此确立了他在经济学术史上的地位。菲尔普斯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模型,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批评和发展,开始画自己的“菲尔普斯曲线”。起初,人们对菲尔普斯的工作表示怀疑。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联储开始推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政策,意图摆脱当时就业下降的局面。结果没起什么作用,美国经济反倒陷入了高失业与高通货膨胀并存的两难困境。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失灵了,而用菲尔普斯的理论来理解滞胀的原因,却立即见效,人们从此转变了立场。时间,帮助菲尔普斯证实了他提出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