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学案
必修III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1、概述汉字与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3、了解就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复习策略】
1、单元内容:古代中国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文学成就和戏曲艺术。这些艺术的发展及其完善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艺术体系。
2、单元重点:本单元重点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文学和戏曲的发展历程、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此外一定时期的艺术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在了解其发展历程中要和当时的社会发展概况相联系。
3、知识联系:加强与必修Ⅰ和必修Ⅱ内容的结合。如学习中国古代的书法和绘画,要联系必修Ⅰ封建王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必修Ⅱ中有关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书法和绘画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征的原因。
【知识梳理】
时间 时代背景 汉字与书法 绘画 诗歌与小说 戏曲 新石器 陶器上出现了一些( ) 《集体舞蹈图》质朴浪漫 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 )蕴涵着戏曲的萌芽。 商、西周 (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 ") 春秋战国 社会大变革 汉字使用 但混乱。 代表作:战国楚帛画(《 》) 《诗经》:( )主义
《楚辞》:( )主义 宫廷晏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 秦汉 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秦推行(" ")以( )为基础,统一文字,后来书写便利的( )得到推广。 汉帛画 汉赋特点:铺陈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 魏晋南北朝 1、政治:国家分裂、
社会动荡
2、( )群体逐渐形成
3、笔墨纸砚工具的改进 汉字发展为( )的书法艺术。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点:虚玄灵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人物:( )
代表作:(《 》)
特点:1、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 )。
2、提出(" ")
的绘画理论 隋唐 1、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
2、 ( )制度的确立 书法特点:1、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狂放不羁的( ),又有注重( )的楷书
2、书法( )也日趋成熟。 代表人物:( )
特点:画家们创制( ),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的盛唐气象。 诗歌:
代表人物:( )
( )
( ) " "表演的歌舞戏特点: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