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有生气的时候,当天气变化,连续不断地下大雨,河水暴涨就会形成了可怕的洪水,大家请看:(此时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画面)大家看到的这个画面是1998年,特大洪水暴发的场景,看了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这样的设计,教师首先与学生进行轻松交谈,活跃课堂气氛,然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更乐于投入新课的学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隐含着文章的主旨。紧接下来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介绍大禹的名字并解题,此处的"治水"治的是洪水,也就是疏通水道,消除水患的意思。
第二部分、读中想象,体会感情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我紧扣关键词"千辛万苦",让学生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有的说:"大禹满头是汗,也顾不得擦。"有的说:"大禹遇到猛兽还要和猛兽作斗争。"老师适时引导,"假如大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办?"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此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亚里士多德也曾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寻求训练点,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课文第三段大禹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感人肺腑,教材中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这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空白点。我抓住这一"空白",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和想象感人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美好的情感等,然后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表达出来。这段内容的教学,主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看一串数字:大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大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这里我先和学生一起算了一笔账,一年365天,13年,四千多个日日夜夜中,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假如你是他的妻子或家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