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视频: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教师:让学生通过观看的视频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运用激情讲演式文字,由学生的感想生发开来,由北京奥运会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引入90年前由北京开始的五四运动,从而导入新课。
理念说明:通过热点北京奥运会导入,很自然地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三)探究交流
一、五四运动
探究点一 五四运动的第一阶段
探究目标 爆发的直接原因、时间、地点、领导人、主力、斗争方式、斗争口号、结果。
情景与问题 观看视频《开天辟地》中"五四运动"的相关片段,阅读教材46~47页第一自然段。
请思考:
(1)说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时间、地点、主力和领导人。
(2)假如同学们生活在当时会怎么做呢?
(3)五四运动第一阶段斗争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4)想一想:作为一战战胜国的中国,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视频资料和教材知识,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完成。通过观看视频资料,使学生置身于五四时期国难当头的历史情景之中,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为实施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2)首先,教师分发信纸、标语纸等道具给学生,让学生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情景再现,依据表演的内容探究、解决问题。其次,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引导、激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结论。主要从北洋军阀政府的性质和学生的力量两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4)根据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进行探究,从帝国主义恃强凌弱和中国落后力弱来比较和认识。
结论与评定
(1)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2)从学生的情景表演中得出斗争方式主要是罢课,斗争口号是: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 取消"二十一条"。③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④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3)遭到镇压,三十多名学生被捕。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单纯的学生斗争力量太小。
(4)只要求学生说出"弱国无外交"或"落后就要挨打"即可。
探究点二 五四运动的第二阶段
探究目标 开始时间、重心转移、斗争主力、斗争方式、胜利成果。
情景与问题 阅读教材47页第二自然段,结合46页《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两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如何划分的?
(2)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成果有哪些?为什么说"胜利"是"初步"的?
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