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奈与被动——个体小农的调整
我1839年出生于上海市郊,父亲耕三亩地,母亲纺纱织布帮补家用。但到五岁那年,母亲终于放弃了她那心爱的木制纺车,因为洋布质地细腻,价格也只及土布的三分之一,几乎垄断了上海市场,这样家里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那三亩地上。 ——《一个旧中国农民的回忆》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