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苏教版必修2课时跟踪检测(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第2页

  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选D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N O Si 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10 m) 0.75 0.74 1.17 r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r可能是(  )

  A.1.43×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P>Si,则原子半径r<1.17,故0.75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析:选B A项符合金属与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因Na的金属活动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B项不能作为判断依据;C项中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项所述符合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判断非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

8.下列事实与推论相符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