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又何止以上六种。请读课文第六自然段,然后在省略号处补充一两句话,并用上"模仿"这个词语。
人们模仿响尾蛇发明了红外线接收器,模仿蝙蝠造出了雷达,模仿电鱼造出了会充电的伏特电池。
3、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本文列举了以下六个例子。
(1)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
(2) 科学家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并从蜻蜓、苍蝇、蚊子、蜜蜂等昆虫身上得到启发,不断提高飞机的性能。
(3) 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航行的速度。
(4) 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 人们模仿某些贝类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我还知道:
(7)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8) 科学家从萤火虫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高效的冷光源。
(9) 人类根据野猪鼻子发明了防毒面具,根据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
5、 bó( 轻薄 ) mó ( 模仿 )
薄 báo(薄壳结构) 模
bò( 薄荷 ) mú( 模样 ) (大模大样)
shěnɡ (省吃俭用)
省
xǐnɡ (反省)
6、与"轻而易取"结构相同的成语: 公而忘私 望而生畏 取而代之
死而后已 华而不实 铤而走险
第2单元复习要点
一、按要求写成语。
1、学习、做事不深入:
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浮光掠影、不甚了了、一知半解、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半途而废
2、学习、做事很深入:
寻根问底、刨根问底、追根究底、追本穷源
3、形容注意力集中: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屏气凝神、专心致志
4、形容熟练:
熟能生巧、滚瓜烂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倒背如流
5、描写学习刻苦: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闻鸡起舞、手不释卷、孜孜不倦
6、表示创新的成语: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 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
7、表示按照常规:
循规蹈矩 因循守旧 规行矩步 墨守成规
二、巧用成语。
1、小明在阅读《三国演义》时一目十行,囫囵吞枣。结果,对书中的内容不甚了了,在回答老师有关"三国"的问题时总是张冠李戴 。
2、那天,我从杭州回来,父母便要问我那里的景色如何。我说:"由于时间紧迫,我对于西湖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要我详细描述,有些困难。"
3、在学习上,我们遇到问题时就要寻根问底,即便遇到掌握的内容也不能浅尝辄止,还应该勤加练习,这样就能熟能生巧。有道是"天道酬勤"。上天就是偏爱于勤奋的人。
三、词语搭配。
增长(见识) 增进(友谊) 增添(光彩) 改善(生活) 改变(方法)
显示(本领) 发现(秘密) 吸取(教训) 攻克(难题) 清理(思绪)
(性能)优良 (成绩)优秀 (条件)优越 (老人)优先
四、简单的关联词
1、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既......又......
2、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不仅......还......
3、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
4、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也......
5、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6、选择关系(两者选其一)不是......而是...... 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7、取舍关系
与其......不如...... (舍前者 取后者) 宁可......也不...... (取前者舍后者)
近义词
轻而易举(易如反掌) 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循规蹈矩(墨守陈规)
反义词
微不足道(举足轻重) 鲜为人知(众所周知) 循规蹈矩(标新立异)
自由(拘束) 轻便(笨重) 破碎(完整) 剧烈(轻微) 分散(集中)
提高(降低) 开放(关闭) 清晰(模糊) 生疏(熟悉) 隐藏(暴露)
焦躁(平静) 优雅(粗俗) 担心(放心) 提前(延期) 秘密(公开)
8《三顾茅庐》学习要点
1、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章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旷世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