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题精选
朝代顺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隋唐历史特点:繁荣与开放
宋元历史特点: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历史特点:繁盛与危机
1.随大运河(1+2+4+5)
中心:洛阳 两端: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了沟通亚洲内陆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但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三个皇帝 唐太宗:贞观之治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3.三省六部 中书省:草拟→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4.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帝皇,在位20余年,善于吸收隋亡的教训,知人善用和虚心纳谏,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政策开明,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5.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科;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意义(作用):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加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热情。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评价: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完全脱离实际,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6.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表现: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通婚意义:促进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和进步,促进唐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关系。
7.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表现: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取经
意义:他们都促进了中外交往,加深了与外国间的友谊。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字、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传到了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8.隋唐科学与文学
雕版印刷术:唐朝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是唐末印制的《金刚金》
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弹孔大石桥
诗歌: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
乐舞: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霓裳羽衣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