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知识点打印稿
鲁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知识点打印稿第3页

  的行为;未经他人同意,泄漏、传播他人隐私,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盗用、冒用他人姓人姓名,是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2)凡此种种,既是不尊重他人、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违法行为,又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形象的不道德行为。侵权者轻则要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12.公民如何维护自身尊严?

  (1)从自身做起,自尊自爱,是赢得他人尊重、维护自身尊严的前提。(2)尊重他人,展现自身的良好品德和风范,是赢得他人尊重、维护自身尊严的关键。(3)在社会生活中,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犯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可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第八课 受教育 为幸福生活奠基

  1.教育有何意义?

  (1)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急剧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能让我们丰富知识,增长才干;能让我们塑造健康人格,提高品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能让我们更好地接受现代文明,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造就自己的幸福生活。

  (2)教育是个人和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兴国必先兴学,强国必先强教,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梦想,归根结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我国的战略抉择。

  2.如何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受教育是法律规定的义务,我们必须履行。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违法行为,轻者要受到批评教育,重者要受到法律制裁。

  3.我国政府和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

  (1)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我国完善教育立法,为人人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普及义务教育;提供各类教育设施,加强师资培训,为公民接受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2)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目前,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青少年享有更优质、更公平的义务教育。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日常生活中,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现象有哪些?

  不让子女升学,非法占用教育场地,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等,都是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表现。

  5.如何维护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当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维权途径,如可以向所在学校反映情况,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问题、请求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讼。(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首先要坚持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不得中途辍学。在校期间,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培养良好的品德;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们还要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

  (4)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我们还必须勤于学习,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6.为什么要"勤于学习,终身学习"?

  (1)是自觉履行受教育的必然要求。(2)当今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继续学习,不坚持终身学习,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䏍旨,将落后于时代,甚至有被淘汰的危险。勤于学习,终身学习,既能满足我们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又有利于我们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7.怎样做到"勤于学习,终身学习"?

  (1)勤于学习,终身学习,不仅要求我们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而且要求我们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加强学习。学海无涯,我们可以在工作之余,通过自学、网络教育、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等方式,及时为自己"充电"。(2)同时还应注重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从而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能力。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3)青少年时期是我们学知识、长才干、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给自己一个幸福生活的基础,给家庭一个美好的希望,给国家和民族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第九课 我们依法享有财产权

  1.什么是公民的个人财产?

  公民的个人财产,常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物品或钱财。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什么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3.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的?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有权。(2)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利剑",我国通过制定相关法律,采用民事和刑事等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着公民的合法财产。民事法律手段是我国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最常见的方法。运用刑事法律手段,打击和惩罚各种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是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最严厉的方法。而对于那些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还会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责任。

  4.公民如何维护财产所有权?

  (1)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财产到侵害时,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有权归属发生争议,可协商解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可请求法院强令非法占有人返还原物;财产损坏或者灭失,可以要求赔偿损失。(2)财产维护着公民的正常生活,我们在依法保护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财产他人财产所有权。

  5.什么是公民的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在财产继承中,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根据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

  6。公民遗产继承的方式是怎样的?

  公民的遗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主要方式。法定继承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7.公民如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后,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应当依法通过自己的监护人或者依靠社会力量,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8.公民继承遗产应注意什么?

  (1)在行使继承权时,不能采用非法方式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2)财产有价,亲情无价。在遗产继承过程既要依照法律规定,还应弘扬家庭美德,讲究亲情和谦让,如果斤斤计较,你争我抢,将会影响家庭和睦,甚至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亲情的破裂。(3)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但财产并不是人生财富的全部内容。我们有权继承财产,但不能躺在财产的温床上挥霍浪费,不思进取。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才是创造幸福生活最主要的手段。遗产分配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般均等、适当照顾、权利义务相一致、相互协商。

  9.什么是智力成果?

  简单地说,智力成果就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10..什么是公民的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就是公民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

  11.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的?有何意义?

  (1)为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我国法律赋予并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国还专门制定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智力成果的保护。我国法律平等地保护每一个公民的智力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同样受法律保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是对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最有效的鼓励,可以极大地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有利于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

  12.公民如何维护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