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精神:平等、协商、和平共处。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产党创业、创造精神)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书P20)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民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2、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
(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内容: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铁路[集二、宝成、鹰厦])。(参阅书P21"第一个五年成就示意图")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1955年,全国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利用、限制、改造。
3、实质:(解决所有制问题)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
改造的内容 改造的途径(形式) 结果 历史意义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
(个体经济) 走合作化道路
(个体所有--集体所有)
到
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世纪第二次历史巨变
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消灭。 由于发展速度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手工业
(个体经济) 走合作化道路
(个体所有--集体所有)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经济)
(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从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到公私合营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