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不幸下肢瘫痪,青春韶华,其苦自不待言,他在那一段时间里精神几乎崩溃。正是在这不寻常的心境中,史铁生来到地坛。残垣断壁所呈现出的历史沧桑,让作家充分感受到时间永恒的伟力。这种凝重衬托出个人的微不足道,让不幸的人获得了解脱。地坛对史铁生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
文化常识
与祭祀有关的名词
(1)地坛,即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地之坛。
(2)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如牛、羊、猪;体全为"牲"。
(3)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4)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5)少牢:古代祭祀用羊、豕各一者,叫作"少牢"。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地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文脉·梳理]
【答案】 ①死,不必急于求成 ②母亲
[文本·深读]
■自主探究·····················································································
一、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是怎样巧妙地将"我"与"地坛"联系起来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