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可以使学生把积累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行运用。在熟练朗读这段课文后,我把课文变成了"孩子们一个个手捧着一盆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 )的,有( )的。还有( )的......"让孩子们学习运用自己学过的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有......有......还有......"的句式。接着又把课文变成:"有红的,红的像火一样;有黄的,像( );有白的,像( );有( )的,像( )......"
有了这部分的积累朗读,使得孩子们更加具体的丰富的体会到这些鲜花的美丽,也就更好的体会到手捧鲜花的孩子们内心的兴奋激动之情,同时又不会因为对花朵美丽的过度渲染与文章的主旨发生冲突,注重文本渲染的适度,为后文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伤心,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三、情境朗读 拓宽文本的广度
通过聚焦重点,理解课文的环节,学生对孩子的诚实已经有了基本的认同,但如果学生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感受孩子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他们就会被孩子的诚实所感动,并愿意做个诚实的孩子,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话这部分时,我依据课文的语句设计了情境朗读,让学生转变角色成为课文中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三次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填空,三次通过想象和文本中的孩子进行心灵的对话,三次读文本中孩子伤心的话,层层深入的朗读了课文,积累了语言,拓宽了文本的广度,体会课文的主旨。
填空一:
我每天( )浇水
一个月过去了
可是花籽( )
运用"真是个好孩子,每天用心的浇水,希望用自己的勤劳换来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