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参阅P9"土改"的相关图)
5、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P10-13)
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参阅P10"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图)
2、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 称号:最可爱的人
3、结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朝鲜战争结束。
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一、内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1、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北京;
2、宪法内容: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6)
(1)提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倡导:中、印、缅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议题:(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等问题。
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发展道路、政治制度、处境)"的方针(原则),促进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