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
"哪里有跌得这样历害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来,隔几天还要跌呢!"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这样激愤的话。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吗?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
这段人物对话,十分生动、传神、精炼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先生们冷笑着说,有气没力地回答,对农民的责问热讽,显得傲慢而有恃无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特点形象鲜明。农民呢,听到米价大跌,"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都呆了",只好喷出愤激的话。"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他们询问米价、急不可耐;听到"大跌"消息,吃惊发呆;争议米价,显得焦急迫切而无可奈何。人物的特点是多么鲜明啊!作者观察的是多么仔细啊!
观察人物的行动
所谓观察人物的行动,就是指具体地观察人物的动作。观察人物的行动的特点,是写活人物的关键。许多优秀的文章,最关键的是作者让笔下的人物活动起来,说明他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
观察人物的行动,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观察。描写人物的具体动作,要准确地使用动词。例如《飞夺卢定桥》一文的作者,仔细观察人物的行动后描写道: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的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在这一句话中,作者连续观察了人物六个动作。因为有六个动词,"拿,背,冒、带,攀,冲",用得极为贴切传神,令人信服,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场面。一句话,六个动词,就把二十二个英雄写活了。这就是观察人物动作的好处。
观察人物心理活动
观察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和遭遇。例如《我的心事》一文"我"的心理活动:
当我悄悄地往电影院走去的时候,背后像有个人指着我说:"说话不算话。"我站住了想往回走,可是我已经摇头了,再改口多不好意思呀。一路上,我站住了好几回,可是孙悟空老在前面招手......
"我"这里的心理活动,十分矛盾,电影票只有一张,给乡下小弟弟吧,"孙悟空老在前面招手"。心里十分想看,不给乡下小弟弟吧,我又觉得"背后好像有个人指着",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