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在教学千米和米的化聚时采用尝试教学,把例题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迁移规律,重视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使先前单位间的化聚方法迁移应用到新知识中,使学生形成能容纳新知识的更高一级的新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材通过到某地还有多少千米的情境,引出千米,小精灵提出"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你知道1千米有多少长吗?"这个问题,学生利用生活中接触过千米的经验,交流各自生活经验和大家熟悉的距离建立千米观念,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问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地体现对教材的理解,实践教法和学法的精神,我是这样设计本课教学过程的。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怎么样的?
(通过复习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2.出示书上的情境图r> 提问:观察主题图,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千米的认识。
( 以旧引新,过渡自然,便于学生接受新知、探索新知。顺利进入新课展开环节)
二、新课展开
第一层次,教学1千米=1000米。
①提问:谁知道1千米有多长呢?是多少米?
预计学生有生活说出1千米=1000米。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就指出1千米=1000米。
②读一读1千米=1000米,说说你怎么读?
师指出注意在哪里停顿?引导学生正确读。
第二层次,建立1千米的观念。
1.1千米到底有多少长?
①跑道一圈是400米,1千米相当于跑道的几圈呢?
②出示图片,我们学校的跑道直道100米,( )个这样的长度是1千米?
③走了100米 ,大约走了200步,大约要走( )步是1千米?
④走完100米 ,大约1分30秒的时间,大约用了( )时间能走1千米?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1千米的长度?引导来感觉千米相当比米要大得多。
(通过跑道长、学生跑的时间,步数等常见的距离来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的距离,有利于建立1千米的观念)
2.利用经验帮助建立观念。
研究问题
①说说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
②利用大家都熟悉的距离来说说从哪到哪是1千米或几千米?
(千米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1千米长距离的观看时容易不清楚。学生很难象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那样直观体验。需要通过熟悉的距离来推算1千米长,有利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
3.研究何时用"千米"作单位
提出问题:说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用千米作单位?(公路边的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的速度表等)
在学生举例后,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的情况下用"千米"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