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模型,并能用模型来解释生活现象,这就是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应达成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1.观图导思,引出课题
PPT呈现一组图片(园林绿化效果图)。
师:这组图片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换一个角度,站在数学的角度看,想一想为什么看上去这么美呢?
结合你的预习,能设计一个和本节课的学习有关的问题吗?
师生共议,生成问题:在一条500米长的绿化带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要栽多少棵?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看生活中的"植树"现象,感受整齐,错落有致的美。明确数学学习和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课标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而结合学生的预习对图片中隐含的数学信息进行问题设计,则突出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手段的应用。
2.问题初探,猜想试验
(1)猜想。
你认为可以栽多少棵?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结论呢?
(示意图,线段图)
(2)独立作图,自主验证。
预设:出现三种不同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