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历史 月考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战国七雄不断进行战争,而战国经济却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需要而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提高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变法带来的变化是
A.以礼治国取代以法治国 B.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度转变
C.血缘宗法制度从此消失 D.国家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员
3. "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
A. 集权制度的形成 B.自然经济的形成
C. 家国观念的形成 D."封邦建国"的形成
4.《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条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A.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B.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
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 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6.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A. 梭伦改革 B. 管仲改革 C. 商鞅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7.实行均田制是孝文帝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均田"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