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
能力提升
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第1~2题。
降雨量
(毫米)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升) 泥沙量
(千克) 径流
量(升) 泥沙量
(千克) 径流
量(升) 泥沙量
(千克) 径流量
(升) 泥沙量
(千克)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解题应提取题干中"相同降雨强度下"的信息,然后选择任意一栏作泥沙量的比较。如从泥沙量来看,选择第一栏比较,混交林地(0.1)<荒草地(4.7)<油松幼林地(18)<坡耕地(41.3)。第2题,从不同植被覆盖下对水土的保持能力来看,混交林地、荒草地的水土保持能力较强,这也是当地的植被类型生态效益比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要好得多的原因。坡耕地的泥沙含量最大,所以开垦坡地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植被生态平衡的保持,不容易发生病虫害。当地气候较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所以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如退耕还草。
答案1.D 2.B
下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第3~5题。
环境问题
地区 甲 乙 丙 丁 粤 ☆☆ ☆ ☆☆ ☆☆☆ 川 ☆☆☆ ☆ ☆ ☆☆☆ 新 ☆ ☆☆☆ ☆☆☆☆ 晋 ☆☆☆☆ ☆☆☆☆ ☆☆ ☆
3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寒潮、酸雨
B.酸雨、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寒潮
4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