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一、选择题
1.明初实行一种政策:商人要获得盐引,须运粮到北方边疆,以粮换"引",凭"引"到指定盐场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销售。其推行直接导致了( )
A.晋商的迅速崛起 B.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C.重农抑商的破产 D.工商皆本思想的产生
答案:A
解析:本题采用排除法,B、C两项与明初的阶段特征不符,D项与材料不符。题干中这一政策间接促进了长途贩运的发展,而地处西北的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迅速崛起。
2.唐代诗人白居易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当时,该"商人"可以进行的活动有( )
A.在当地会馆居住 B.到草市收购瓷器
C.与徽商进行交易 D.用"交子"购买货物
答案:B
解析:唐代草市是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B项符合题意;"交子"是北宋时的纸币,会馆、徽商出现在明清时期,故排除A、C、D三项。
3.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多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这是由于( )
A.宋朝人口迅速增长 B.宋朝统一全国
C.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C
解析: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小农经济的发展不能直接促进城市的繁荣,B、D两项错误。A项表述错误,宋代人口相对于唐代人口并未迅速增长。由此可知答案为C项。
4.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
A.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 D.商品经济繁荣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纠纷是因为使用商标引发的,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材料中没有反映雇佣关系的信息,A、B两项错误,C项本身表述错误。
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