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
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 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
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 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
3.罗仲辉《印刷史话》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 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 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
4.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据此可知
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
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
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
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
5.《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
A.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 B.翰林院成为了中枢权力机关
C.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 D.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
6.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导致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了西方列强工具
7.1876年6月,英国商人未经允许建造了吴淞铁路,后由中国买断并拆除。时任两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