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作业第1页

1.赫鲁晓夫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是因为( )

A.苏联的农业经济基础雄厚

B.苏联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困难

C.苏联工业持续高速发展,没有问题

D.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当时由于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粮食短缺问题十分严重,这是其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2.赫鲁晓夫改革的最大功绩在于( )

A.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留地,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B.通过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工人的收入有所提高

C.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10%以上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赫鲁晓夫改革背景来看,二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故在评价其功绩时应从此角度出发。

3.导致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的直接原因是( )

A.苏联政治危机加剧 B.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C.各共和国要求分离 D.经济改革陷入困境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因而把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导致苏联解体,选D。

4.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来说,1975年是个转折性年代,表现为( )

A.黯然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B.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C.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D.由经济改革转变为政治改革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注意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阶段特征,1975年后苏联经济进入停滞状态,说明其改革已失去积极作用。

5.(2017·杭州高一检测)赫鲁晓夫改革在农业方面提倡"玉米运动",主观目的是缓解粮食困难的压力,客观结果却造成粮食大量减产。主要原因是(  )

A.违背自然规律 B.没有考虑农民利益

C.改革重点不在农业 D.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