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体与纯合体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解析:选D。配子形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实现自由组合,若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时可存在相互作用,A项错误;在相同环境下,杂合体和显性纯合体的基因组成不同,但都表现出显性性状,B项错误;测交实验可以检测F1的基因型,而其根本目的是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的行为,C项错误;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前提条件下,F2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D项正确。
2.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 黄色 × 黑色
↓
F1 灰色
↓F1雌雄交配
F2 灰色 黄色 黑色 米色
9 ∶ 3 ∶ 3 ∶ 1
A.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F1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F1和F2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F2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1/4
解析:选B。假设控制大鼠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分析遗传图解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子二代表现型的比例为9灰色(AABB、AABb、AaBB、AaBb)∶3黄色或黑色(AAbb、Aabb)∶3黑色或黄色(aaBB、aaBb)∶1米色(aabb)。表现型黄色和黑色为不完全显性,A项错误。F1基因型为AaBb,与黄色亲本(AAbb或aaBB)杂交,后代有灰色(A_Bb)和黄色(或黑色)(A_bb)或灰色(AaB_)和黑色(或黄色)(aaB_)两种表现型,B项正确。F2中灰色个体(A_B_)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C项错误。F2黑色大鼠(1/3AAbb、2/3Aabb或1/3aaBB、2/3aaBb)与米色大鼠(aabb)杂交,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是2/3×1/2=1/3,D项错误。
3.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个体占( )
A.3/16 B.5/16
C.7/16 D.9/16
解析:选C。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其自交后代中,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为9种:黄色圆粒(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黄色皱粒(1/16YYrr,2/16Yyrr),绿色圆粒(1/16yyRR,2/16yyRr),绿色皱粒(1/16yyrr),则后代中至少有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的个体有YYRR、YYRr、YyRR、YYrr、yyRR,所占的比例为1/16+2/16+2/16+1/16+1/16=7/16。
4.基因型为aabb的桃子均重120 g,每增加一个显性等位基因就使桃子平均增重15 g,则基因型为AABB的桃子均重180 g。甲桃树自交,F1中桃子均重150 g。乙桃树自交,F1中桃子均重120 g~180 g。甲、乙两树杂交,F1中桃子均重135 g~165 g。甲、乙两桃树的基因型依次为( )
A.AAbb aaBB B.AaBb aabb
C.aaBb AaBb D.AAbb AaBb
解析:选D。甲自交,F1增重30 g,说明它有两个显性基因,且只有一种表现型,说明未发生性状分离,亲本应该是纯合体,可以为AAbb或aaBB。乙自交,F1增重0~6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