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一) 欧洲的君主专制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这是流传于中世纪欧洲的关于教会与国王关系的一句谚语,这体现了( )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通过"教皇是太阳,世俗国王是月亮"可以判断当时教权高于王权。
2.民族心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15世纪开始,欧洲出现"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民族概念,这一现象反映的问题是( )
A."新君主国"的产生 B.自治城市的兴起
C."新君主"实行专制 D.常备军开始出现
解析:选A 从15世纪开始,伴随着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民族国家形成,欧洲人心理上有了"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等民族概念,因此民族概念的产生反映了民族国家的形成,而这些民族国家当时被称为"新君主国"。故选A。
3.路易十四曾说:"一切权力都是上帝的",国王充当"上帝的臣子和他在世上的代理人"。这不能说明他( )
A.神化了王权
B.借助天主教会宣扬"王权神授"
C.为加强专制统治寻找理论依据
D.与罗马教皇达成妥协
解析:选D 路易十四这一说法意在神化王权,借助天主教会宣扬"王权神授",从而为其加强专制寻找理论依据,而非与教皇达成妥协。因此D项符合题意。
4.路易十四被臣民尊称为"太阳王",彼得一世也被冠以"全俄罗斯大帝"的称号。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B.宣扬"君权神授",神化国王权威
C.兴建豪华宫殿,引领欧洲文化潮流
D.加强对外扩张,不断扩大帝国版图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能力。路易十四和彼得一世是17、18世纪欧洲专制君主的代表,其被冠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B、C、D三项表述都不能反映最主要的问题,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