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建议用时:2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我国古代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多次的人口流动,其主要趋势是( )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
C [我国历史上人口流动的主要类型有: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北方人口南迁、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华人外流、外族内迁等五种方式,但主流趋势应该综合考虑中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高潮的主要史实进行分析。]
2.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南方人口数量逐渐超过北方
B.南方人地矛盾突出,破坏了生态平衡
C.江南开发加快,经济重心南移
D.南北风俗融合,文化重心南移
C [最主要影响是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南方人口增加属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生态破坏是一个重要方面,不是主流;文化中心的南移是经济重心南移影响下的产物。]
3.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
C."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D."苏湖熟,天下足"
D [A项反映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发展;B项表明唐代南方继续加速发展;C项是元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D项反映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
4.据白寿彝《中国通史》记载:六朝时期大中型墓葬多数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乃至两广与云南等地呈渐次下降分布,随葬品规格也依次降低。据此我们可以推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