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49年,俄国颁布了《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
A.封建主要服从沙皇的命令
B.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绝对受地主支配
C.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
D.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农民的自由
解析:选B。"在法庭上对......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对农民进行判决......",表明农奴在司法上受地主支配;"债务要由农民偿还",表明农民在财产上受地主的支配;"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等家庭事务",表明农民的人身受到地主的支配。
2.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解析:选B。造成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失败的重要根源是落后的农奴制度,故"觉醒"指的应是认识到制度的腐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 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材料三 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局限性。第(1)问要从社会矛盾激化的反面考虑;第(2)问要从贵族地主的利益出发考虑。
答案:(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
(2)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
4.阅读下列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