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 )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解析:选D。商鞅变法严禁私自移动田界,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所有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2.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 )
A.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
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
解析:选B。主要考查对教材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县制,而不是郡县制,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
3."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商鞅变法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 )
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
解析:选A。材料体现出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而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提高了士兵的作战积极性。
4.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听信谗言抓捕商鞅。商鞅在逃亡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理由是"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黯然离去。这则故事说明( )
A.变法最终失败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深入人心
解析:选D。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旅店主人用"商鞅变法中的连坐法"为理由拒绝了商鞅投宿的要求,说明商鞅变法的条文深入人心。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
--《战国策》
材料二 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私利塞于外,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商君书》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民风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为转变民风所采取的措施。
(3)据材料三,简析秦国民风变化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