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三中2018年上期高一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A.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 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政策
D.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从题干材料的表述来看,殷墟甲骨文中记载了春夏秋冬作物生长的情况,故D项正确;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排除A项;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社会,故B项错误;战国以后,中国才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商周时期的农业活动
2.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A.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 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D.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