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余粮收集制
解析: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信息看,这段话体现了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提出要改善农民生活,苏俄新经济政策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和规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是对农民的剥夺,斯大林模式注重发展重工业,故可排除。
2.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B.把大中小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取消自由贸易,防止商人投机倒把
D.把农民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新地主、富农产生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当时正是国内战争时期,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取得战争的胜利。
3.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老农曾对列宁说:"我看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据此判断,与老农反映的问题相关的苏俄(联)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改革集体农庄政策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这位老农反映的是余粮收集制的问题,于是可判断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 )
A.十月革命胜利的作用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
C.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D.国内战争的结束
解析:C。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把握几个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大地开始复苏",A、D两项与"20世纪20年代""商业"不符;B项与"复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