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下册综合检测题济南版
1.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上臂静脉注射消炎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心脏的次数是 (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3.李先生在体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他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囊或肝脏 B.肾小管或胰岛
C.肾小球或胰腺 D.肾小球或垂体
4.人体大面积烧伤后,需植皮使伤口尽快修复,起主要作用的皮肤结构是 ( )
A.角质层 B.生发层 C.真皮 D.皮下组织
5.某山区的溪流中,常发现不变态的巨型蝌蚪。由此推测,当地婴幼儿比其他地区患病机会增多的疾病是 ( )
A.呆小症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坏血病
6.目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试验。试分析,志愿者所接种疫苗和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分别是 ( )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
7.长期在平原生活的人,到西藏的最初几天里,血液中数量会增多的细胞是 (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巨噬细胞
8.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
A.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 B.禁止病人亲属到医院探望
C.对病人的排泄物进行消毒 D.禁止病人随意离开病房
9.所谓"十指连心"是因为 ( )
A.指尖皮肤薄 B.指尖真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C.指尖血管丰富 D.指尖表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10.人体皮肤不具备 功能。 ( )
A.免疫 B.排泄 C.调温 D.感觉
11.在眼球的折光系统中,能通过调节改变曲度的是 ( )
A.晶状体 B.玻璃体 C.角膜 D.房水
12.某视力正常的人后脑勺着地摔伤后,眼睛看不见周围的物体了。他受损伤的部位最可能是 ( )
A.眼球 B.小脑 C.视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13.现在,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固体垃圾污染 D.避免其传播人类疾病
14.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A. 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15.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16.器官移植的成功是人类医学的伟大成果,因为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很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
A.肿瘤细胞 B.损伤细胞 C.抗体 D.抗原
17、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是由血液流经下列哪一部分毛细血管实现的.........( )
A.鼻腔黏膜毛细血管 B.消化道壁毛细血管
C.肺泡壁毛细血管 D.组织间毛细血管
18.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
A.鼓膜 B.内耳 C.听神经 D.听觉中枢
19.人类的神经系统中,与说话、读写和阅读有关的神经中枢位于 ( )
A.脑干 B.脊髓 C.小脑 D.大脑皮层
20.眼是人和动物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感觉器官,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
A.角膜 B.巩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
21.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的人,如饮食中不注意补碘,易患的病是 ( )
A.侏儒症 B.佝偻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甲亢
22.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叫做 ( )
A.抗原 B.病毒 C.免疫 D.细菌
23.为了防止艾滋病传人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剂,这种预防措施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保护传染源
24.某人成年后,身材仍不足1米,而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乏下列哪一种物质所致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
25.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是 ( )
A.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B.生来就有,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C.出生后才产生的,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出生后才产生的,对多种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