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使中正官控操控了选人大权 D.沉重打击了地方大族势力
5."封事"是大臣上书皇帝的密封的奏章。唐龄宗之前,封事多是在天象神或有灾害之时;唐肃宗以后,群臣"上封事"的时机增多,谏官也成为其中的-员。这一变化反映了
A.谏官监督权力的扩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消失
C.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D.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减弱
6.宋代书籍刻本主要有三种: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坊刻本大都署有书商字号,虽然在质量上无法与不惜工本的官刻本、校勘精到的私刻本相比,但由于其集中于医、科举和其他日用书籍,在当时却十分流行。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下移 B.民营出版业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C.私人书商注重广告宣传 D.商业发展影响到城市变迁
7.不同于唐宋,明代的人们逐渐不再使用"坊"作为地理标识名词,城市中某某坊的地名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采某街、某某巷。这种变化说明明代
A.市坊开始突破了时空限制 B.坊已丧失了居民区的职能
C.城市街道的命名缺乏规划 D.商业发展影响到城市变迁
8.康熙、雍正两朝不乏传承儒学道统的懦学士人,他们以懦学圣道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并身体力行,继承光大。到乾隆时期,懦家则少有承取儒学道统者。这反映了
A.儒家丧失与皇权争夺话语权的能力 B.封建专制夫义皇权得以进-步强化
C.乾睹帝推行文字狱打压了懦学士入 D.清代前期的文化统治政策更为开明
9. 1867年,总理衙门就西方使节觐见的礼仪问题向18位朝臣征求意见。这些官员都曾与西方打过交道,但是建议可以用西礼觐见的仅有一人。这反映了
A.总理衙街门开始主导清朝外交 B.封建官僚对西方一无所知
C.礼仪问题阻碍了中西方交往 D.天朝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10.1875年,丁宝補在创办山东、四川机器局时强调"其志务自强,是以仿用西法,不用西人,认为不用"西人"就是自强的表现。1885年,船政大臣裴荫森"坚与员绅约专造兵轮, 永不准再造商船"。这可以说明
A.洋务派带有明显的民族自尊心 B.兴办军用工业旨在实现自强
C.洋务派拒绝引用西方先进技术 D.洋务运动存在失败的必然性
11.梁启超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构想出-个'文学之盛,国力之富,冠绝全球""黄白两种人权利平等、互相亲睦"的国家形象。据此可知,梁启超的小说
A.回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B.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