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了"谐"对于一个诗人的重要性。
B.第四段引用《后汉书·刘玄传》中的民谣是为了论证人事的乖讹也是"谐"的对象。
C.第六段采用总分式结构:先说明"谐"都具有两面性,然后从谐笑者对于所嘲弄对象的感情、谐趣情感本身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D.全文首先阐述"谐"和"谐趣"的内涵,再论述"谐"的社会性,然后论述"谐"的对象及"谐"和"讥刺"的异同,最后说明"谐"的两面性。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是"谐",就总有讥刺的意味,但是讥刺不一定就是谐了。
B."谐"的动机都是道德的或是实用的,都是从道德或实用的观点看出人事物态的不圆满,因此"谐"不尽是美感的。
C.品格方面有亏缺的人常常成为谐的对象,在这方面,人们最喜欢通过民歌这种形式进行嘲弄。
D."谐"在给人们带来快感的同时又带来不快,因为嘲弄的对象带有人生中的一种缺陷,不免引起惋惜情绪。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8分)
当时只道是寻常
文/功卓
⑴午后的阳光柔柔地打在身上,这样的日子里很适合回忆过去。像弄堂里老旧电台发出的吱吱吱的声波般,过去的光影从天空中娓娓道来......
⑵忘了多久,那个男人保持着那个折柳的姿态,佝偻着背,因为他太老了。路过的人告诉我,那是一位父亲。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那个男人的背弯的更深了,简直到了与土地平行的姿态,我惊奇地看着这个男人走过,一声不吭地......附近的人,见怪不怪了,没有一人再多发一眼去看这个男人。
⑶男人身子并不高,约莫一米七,和大部分南方男子一样--小骨架,短小的肩膀。因为驼背而更显的窄小。男人瘦得厉害,那手臂搂搭在身子俩边。男人长年穿着类似大褂似的衣服,棉质地表面已经起球泛黄。看来已经洗了好长时间。男人长年穿着这件棉衣,无论寒暑,说来也奇怪,男子在盛夏也是脸色苍白。其实走近看,他还是有着一张比较整洁的脸面。虽然嘴角的肉因为男人瘦弱的身体而凹陷进去,皱纹像蜘蛛网似地爬满脸庞,但眉宇间还是有早年的一些英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