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说情节简单,内涵深刻,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进行了描写,并注重通过紧张的气氛和人物性格冲突营造矛盾,表达鲜明主题,耐人寻味。
5.小说中的母亲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52分)
(一)课内文言文检测(18分)
7.下列句中画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8.下列各句中所涉及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大王来何操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9.下列对划线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刺秦王》)--宫殿的台阶下面。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台阶下面的人,请他们转达。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古代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在古代,通常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
C.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舒缓优柔。
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荆轲刺秦王》)--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10.下列关于《史记》体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
B."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在《史记》中所占篇幅最多。
C."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
D."表"是谱列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世系、爵位和简要政绩的,以年代远近、史事繁简而分为世表、年表、月表。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去入与非常也。(3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