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刪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浮躁是当今社会上的一种风气,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它所困扰,也都无法逃避。
B.因为社会风气变得浮躁,所以人们面对浮华世界而欲壑难填。
C.有些人做事由于用心不专一,只忙着赶场子,看似在勤奋忙碌,可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
D.只要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就能拥有稳固的成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并列的形式,提出观点,揭示本质,剖析危害,探究原因。
B.文章在论证中多角度阐述了浮躁之风的危害,凸显了拥有宁静之心的重要性。
C.文章以古人对于浮躁的态度为例证,揭示让宁静成为心灵常态的主旨。
D.文章的论述从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论证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经》所言"静为躁君""躁则失君",呈现的是一种相互转换的辩证法。
B.无论是古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保证不被社会的喧嚣浮躁所裹挟,要静心定神、扎实做事。
C.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是一种能穿越世俗、撇开浮躁,进而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的宁静心态。
D.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一种"大家"风范,也是最为深厚的修行,虽然不是常人所能及, 但是大家都要专心致志,让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地方上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 "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一件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