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罗伯特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模型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各组分是静止的;林德曼用调查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详解】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以小球藻为材料,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这一途径被称为卡尔文循环,A正确;

B. 萨顿以蝗虫细胞为材料,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

C. 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C错误;

D. 林德曼以赛达伯格湖为调查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能量流动的特点,D正确。

3.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C)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

B. 在t1时刻将A组温度提高10°C,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C. 在t2时刻降低C组温度,将使C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D. 在t3时刻B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比较三条曲线可知,B组(40 ℃)产物浓度最先达到最大值,说明在40℃酶的活性较其他两组温度条件下高,其次是20℃,60℃条件下产物浓度还未达到最大值,酶促反应已经停止,说明酶已失活。

【详解】A. 分析曲线图可知: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但不能说明B组温度是酶的最适温度,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