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25%到30%。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 B.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C.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发展 D.集体农庄失去了土地所有权
35.下表反映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大国关系。
据此推论可知
A.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 B.欧洲分裂局面日益加剧
C.美国领导地位两临动摇 D.欧美同盟关系趋向瓦解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间谍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82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 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一年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同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 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髙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 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奉,《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西算,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 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技领域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一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朱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 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 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属专题史稿》(卷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