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
1-5 B C B D B 6-10 C B C B D
11.(1)井田制。(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由于土地私有、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