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
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B.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D.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7. 《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
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
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 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
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 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
8. 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
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
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
A.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 B.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
C.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9. 16世纪末,汤显祖为宜黄腔创作的传奇《牡丹亭》,在它的故乡江西,几乎没有太大反
响,而在吴门(苏州)剧坛却"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这主要是因为
A. 地域文化审美趋向的差异性B.地方执政者的政策不同
C.地域经济发展及阶层的差异D.昆曲在地域影响力不同
10.石刻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
中的《子路问津》石刻面。该画
A.意在宣扬儒家德治理念 B.再现春秋时期社会状况
C.创作时间不会早于唐代 D.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
11. 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已有相当发展。汉武帝以后,民间资本被迫大量向农业转移,以
田庄为主要载体,以农为主、工商为辅。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行 B.中央经济控制力加强
C.自然经济阻碍商业发展 D.私商已成为商人主体
1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