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论的重要原因。而从主体语境开始则意味着,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主体条件,才能理解或完成中华文化自 信的当代建构。由此可知,主体语境构成了文化自信的研究、阐释与现实重建的深层理论框架。
在主体语境中,文化自信的消长取决于其作为文化生命机能的性质与存在方式。在逻辑分析上,主体可细分出知识、伦理与审美三种文化生命机能a但正如康德说审美机能在人类身上"总是很薄弱的",真正影响主体文化生命的建构与实践的是知识与伦理机能。知识与伦理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条件,也是文化自信发生和消长最重要的主体基础。
在考察中华文化自信的历史流变时,不难发现一种相当普遍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在面临国家、种族与文化兴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很容易通过文化认同和召唤生发出排山倒海般巨大精神力量,这在历史上是屡试不爽的。但另一方面,这种巨大的主体力量与激情又不够坚实或不能长久持有,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很容易被腐蚀或自我糜烂掉。
由此可知,尽管影响文化自信的原因很多,但缺乏一个坚实可*的理性主体基础,无疑是中华文化自信不能长久或容易腐烂变质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刘士林《中华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自信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生命机能,是人类建构的社会高级文化结构,也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和文化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B.物质条件与客观环境一直受到中国学人的关注,它也是很多虚假学术问题与错误判断产生的缘由。
C.中华文化发展需要关注物质条件与外部环境,若想进一步探讨则需关注主体内部高级文化结构的建构或发展水平的提升。
D.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自信出现了衰落现象,其根本原因是近现代物质经济的贫乏与社会制度的落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诠释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为下文的论述提供了坚实的共识基础。
B.文章第三段揭示了在当前中国文化发展的情状下对主体语境重视的重要性。
C.文章第三、四、五段在批判问题的基础之上,具体阐释了主体语境的重要性与建构路径。
D.文章末段中华文化的矛盾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华文化自信缺乏知识与伦理的坚实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