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用",两者都是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反思,故C项正确;王阳明和李贽的主张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反对孔子,故D项错误。
7.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 程朱理学的灭人欲和佛教的禁欲主义是一致的。
B. 饮食是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 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D. 认可一部分私欲,主张个性适度自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可知程朱理学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可知,朱理学并不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可知对饮食是有要求的,故B项错误;材料认可人的私欲,但并不主张个性自由,故D项错误。
8.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答案】B
【解析】
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都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成就圣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B正确;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A;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9.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