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图1),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 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据此完成1-3题。
1.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
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
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
C.使农作摆脱水源制约
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2.图示水车曾广泛适用于我国
A.地势和缓的平地 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
C.地势起伏的山区 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
3.20世纪70年代后水车在我国逐步消失,主要是因为我国
A.种植结构的调整 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C.耐旱稻种的推广 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边缘山前地带,有一奇特地貌区,当地人称其为龙脊谷。龙脊谷 的核心地貌,是距今2亿年前不同的砂岩与泥岩互层构成的,这里起伏的垄和槽相间分布,高差约5-10米,走向为东北一西南,出露的岩层近似于垂直地面,其中的垄状如龙脊。图2 为游客拍摄的龙脊谷照片。据此完成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