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3."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列宁,故B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当时斯大林模式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故D项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4."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
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
D.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A项说法牵强,故A项错误;B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项在一定程度上包含B项所表达的意思,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为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5.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