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开车逆行、违法占道停车等"目中无法"的现象依然不少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存在一个"文明的剪刀差":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一些人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以致每每"严于律人,宽以待已"。事实上,珍视自己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随意上网谩骂;希望医生重视自己的诊疗机会,不等于一言不合就挥拳伤医。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诱发争端的导火索。正如法律格言说的那样:"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换句话说,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权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12分)
18.(16分)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次掀起学习中华诗词的热潮。
该节目所选用的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毛泽东诗词,跨越数千年的名篇佳句纷至沓来,争奇斗艳。点评嘉宾将生僻的典故化作通俗故事,既降低了观众的接受门槛,又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厚度。节目设计的"飞花令"游戏要求选手现场背诵含有"花""云""春""月"等高频字的诗句,不仅考查选手的诗词储备,更考量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游戏综艺、歌唱选秀、明星真人秀等形式为主,因过度娱乐、缺乏原创而饱受诟病,观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再次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追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
(1)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于坚持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8分)
2. 有人认为,只有创新传播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和不严谨性。(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