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董仲舒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虽能骤致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
--苏轼
(1)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董仲舒、苏轼评价商鞅变法是否客观,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分析上述评价的出发点。
思路解析:本题属材料式问答题,考查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第(1)问,注意辩证分析董仲舒和苏轼对商鞅变法的观点。二者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分析都掺杂了个人观点,既有肯定,也有一定的主观歪曲,甚至是错误的观点。第(2)问评价两人的出发点,要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1)董仲舒:指出了商鞅变法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变法后秦国存在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土地兼并,贫富悬殊等现象,是客观的;但董仲舒只强调变法后农民的贫困,未认识到变法对促进秦统一全国的作用。
苏轼:看到秦国经过变法,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成为七国中最强的诸侯国,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是客观的;但秦朝速亡的原因是暴政,苏轼归结为变法,则是错误的。
(2)董仲舒:为迎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实行思想上的统一,董仲舒站在儒家立场上否定商鞅变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苏轼: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苏轼站在保守派的立场上,认为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召怨天下",导致秦"旋踵而亡",以攻击王安石变法。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可知是法家思想;"作用"应从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统一全国的作用归纳。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从变法对旧贵族利益的侵犯、改革措施中的严刑峻法、轻视教化、对人民利益的侵害等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废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俸禄,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概括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