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臣于财利,固未尝学,然窃观前世治财之大略矣。盖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也......诚能理财以其道,而通其变,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
--《王安石全集》卷三十九
材料二: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于是泛滥波腾,以导谀宣淫,蛊其君以毒天下。而善类壹空,莫之能挽。民乃益怨,衅乃倏生,败亡沓至而不可御。
--王夫之《宋论》卷六
材料三: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伦)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注:指王安石)。
--梁启超《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解决财政危机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有何不同?分析出现不同评价的原因。
(3)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上的改革?
答案:(1)观点:正确理财;吏禄增加不会导致经费紧张。
(2)不同:材料二认为王安石变法重用小人,导致民怨沸腾,国家败亡。材料三认为王安石是杰出的完人。
原因:王夫之否定王安石变法,是因为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是为宣传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3)坚持三个标准: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符合人民愿望;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任答两点即可)
10.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