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收割蚁能量的同化量为31.0,而呼吸量为30.9,则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为0.1,0.1÷31.0×100%=0.32%,故A项正确;盐沼蝗的摄入量为3.71,同化量为1.37,则未同化量=3.71-1.37=2.34,占盐沼蝗摄入量=2.34÷3.71×100%=63%,故B项正确;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其活动能力强,用于其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C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营养级间的同化能量之比,由题意知同化效率=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动物摄食的能量,同化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该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还因食物性质或类型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通常肉食动物的同化效率要高于植食动物,D项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名师点睛】1.动物同化的能量不等于摄入的能量
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
2.粪便量不是该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
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它实际上与上一营养级的遗体、残骸一样,属于上一营养级的未被利用的部分。
3.能量传递率的计算方法
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约10%的能量流入到下一营养级。计算方法为:
。
4.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确定食物链
(1)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含量越高,营养级级别越低。
(2)根据能量传递效率10%,可确定相邻两个营养级能量差别在10倍左右,若能量相差不多,则应列为同一营养级。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
C.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
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故A正确。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为能量转化,故B错。太阳能被绿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