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
C.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科学地论证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
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达到"一字可敌万语"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往往是为了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
C."杀"、"弑"、"诛"、"戮"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
D."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精练,形象生动,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影青瓷
韦延才
纪项是铜城有名的收藏家,闲了没事就爱往乡下转悠转悠,几年下来,还真淘了不少宝贝。
这天,纪项来到凤庄,无意中看到一户人家里有一只宋代的影青瓷。那是一只小瓷碗,保管得很好,虽然不是什么大宝贝,但在铜城,这种东西已经很少见了。纪项就询问主人丁大爷,这个碗卖不卖?
丁大爷摇了摇头,不卖,这是咱家唯一的宝贝哩。纪项还是很想得到这件宝贝,开了3000元的价钱,丁大爷还是坚持不卖。纪项只好作罢,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如果有缘,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得到;若是无缘,即使煞费苦心你也与它擦肩而过。
纪项回来后,常常想起凤庄看到的那件影青瓷。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小宝贝,纪项是不屑一顾的,他家里的藏品都有半屋子了。纪项之所以想得到这件影青瓷,是因为它另有一番深意。众所周知,铜城是个千年的瓷乡,据铜城志记载,铜城的岭垌村,宋代时有影青瓷窑一百多座。而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铜城这个与景德镇相距甚远的小地方,能生产出与之相姣美的影青瓷,可见当时铜城制瓷技艺之高超。这些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丽洁净,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可目前铜城所产的影青瓷存世极少了
不久,纪项没事儿又像往常一样去城南的古董街淘宝,看了几个古董店,都没相中什么宝贝,便准备打道回府。在街上没走几步,看到几个人围在一起,拿着一件东西谈论着它的真假与来历。纪项便凑了上去,一看,眼睛不禁亮了起来,那件东西不正是他在凤庄丁大爷家看到的影青瓷么?
卖主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人长得结实憨厚。看的人中也没几个识货的,价钱大概给得很低,小伙子有点激动和着急,他从一个中年人手中拿回瓷碗,说你们都不识货,别看了,人家可是给了3000块钱的,我爷爷还舍不得卖呢。
有人发出嘘声,一人说,给3000块,脑残了吧,300我还要考虑考虑呢。
纪项问,那你要多少钱呢。
小伙子说道,如果你中意,一口价,5000元。
纪项从小伙子手中取过瓷碗,细看了看,确实是那天他在丁大爷家看到的那件影青瓷,便说道,这瓷器是铜城岭垌窑的产品,值不了那么多。
小伙子看着他,说这是咱铜城的"土产"不假,但他与景德镇的影青瓷比,品质一点也不差。又说,如果不是爷爷病了急钱用,我还舍不得卖呢。纪项说,货物要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你要的价确实过高了。
小伙子问纪项,那你能给多少?
纪项伸出三个手指头。围观的人中有人说道,300也高了。小伙子急了,300我拿回家去。纪项说,一口价3000。 小伙子看了看纪项,很久才点头成交。
小伙子拿了钱,急匆匆地向车站方向走。纪项看着焦急而又匆忙的小伙子,忙把他叫住了。小伙子回转头,不解地看着纪项。
纪项边迎上去边问,你在哪里工作呢?
小伙子说,没有呢。纪项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做古董销售,铜城最大的古董店德宝坊是他朋友开的,正缺人手呢。
我对古董不在行,行么?小伙子诚惶诚恐地问道。
人,只要肯学肯吃苦,干什么都行,纪项说。就这样,在纪项的推荐下,小伙子去了德宝坊。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小伙子已经成为德宝坊最有名的古董鉴别师,认识他的人都不叫他的名字丁二根,也不叫他丁老师,而是叫他丁一眼。因为他对一件物品的鉴别,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其真假,故此而得此名。
一天,丁一眼来到纪项家里,说纪老师,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纪项说别说求不求的,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丁一眼道我爷爷快不行了......没等丁一眼说完,纪项拉着丁一眼的手,说,走,去看看你爷爷。
躺在病床上的丁大爷已经奄奄一息,见到纪项,呆滞无神的双眼亮起了一道光。看着气若游丝的爷爷,丁一眼说道,纪老师,我爷爷一生视为宝贝的那件影青瓷,十多年前我卖给您收藏了,今天,我想把它赎回,多少钱都行,我要让它陪着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