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要求减少政府束缚
7.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 )
A.代表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D.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迫切要求
8.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9.下图反映了新中国( )
A.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
B.农业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C.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D.公有经济所占比重的变化
10.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
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
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D.美国电影不断摆脱政府控制
11.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
A.两岸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B."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
C.国际社会促进两岸和解
D.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
12.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C.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
D.强调中、俄强化结盟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3.留学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重要途径。近代中国曾出现三次留学大潮,留学生西赴欧美,东渡扶桑,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1872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30名幼童乘船离上海赴美,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成为当时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锋。1870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又与李鸿章磋商,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最终,分四批各30名幼童赴美留学。留学生除了学习军政外,不少是学习机械、造船、铁路、采矿、邮电、农业、医学专业的,从而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实业人才。